找到相关内容627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向亿万富翁余彭年致敬

      4月11日,胡润2006年中国慈善榜在京公布。深圳彭年酒店掌门人余彭年以自2003年至今20亿元的捐赠成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。   对于余彭年这样慷慨的慈善家,我们没有理由不向其表示崇高的敬意!   我的致敬理由当然不仅仅因为他一跃成为2006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榜首,这只是暂时的名次排位而已,随着时间的流逝,很快就会有后来者居上的,还因为其总资产还不到30亿元,却在短短三年多时...

    王志顺

    |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2204443804.html
  • 多国人士研讨因明学术

    理由而行论证之意。因明学产生于古印度,后流入佛教,为历代诸论师所沿用演布。因明学从印度传入中国,并渐至日本、朝鲜、蒙古等国。在中国历史上,因明学研究随着佛教的兴衰而消长。  (通讯员陶胜记者张寅 杭州...

    杭州网—杭州日报

    |因明|杭州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6/0807114533.html
  • 普贤菩萨:化身金刚萨埵,永为密教初祖

    萨埵法,初步即是到家,即此意也。  ----------------   5月22日信收到。目前继修金刚萨埵法甚好,理由如下:   (一)此法虽名为忏罪法,实为无上密宗无上大法之第一部分。 ...

    黄念祖金刚上师

    金刚萨埵|黄念祖|密教|忏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0908499541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汉族寺庙的前殿一般供着一个笑面和尚像,他是谁?

    后人塑他的像作为弥勒来供奉。有人认为,汉族寺庙供奉布袋和尚像,可能受了弥勒教的影响,因为弥勒教的产生地就是布袋和尚的家乡,浙江奉化,所以有理由推断布袋和尚的形象是因弥勒教而普遍流行开来的。 ...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40211077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‘‘隔阴之迷’如何解释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是指凡夫死亡之后,神识投生转世,不知自己前世的一段因缘,一概无知,懵懵懂懂,故名隔阴之迷。这是站在凡夫未证成果位来说,业障深重所蒙蔽,智慧被覆盖,佛性(梵语buddha-dhatu)不能彰显所致;如同一面宝镜,宝镜上面有尘埃,宝镜上一旦有尘埃,此镜就没有普照的功能;要有普照功能必须力求拂拭镜面上的尘埃,令其清净无染,那么,宝镜本有普照之功能,当下即生效。   同样理由,凡夫(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295512056.html
  • 问:野生动物弱肉强食,为什么我们不能吃肉?

    Q:野生动物弱肉强食,为什么我们不能吃肉? A:野生动物也会自相残杀。那么以同样的理由,我们也完全可以杀人!况且,有些肉食动物必须以其它动物为食才能维持生命,而大多数人类并不需要如此。肉食动物们是没有选择的,但是大多数的人类可以选择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同情心而选择不伤害其它动物。 Q:那么,老虎狮子吃小动物,我们是否也要去阻止? A: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,是自然生态的必要过程。这和...

    佚名

    素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7341211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陀为什么奉劝我们不要杀生,意义何在?

    皆有佛性,皆不可杀,依佛的境界观看一切众生,将来都可成佛。   菩萨戒云:“当知汝是未成之佛,诸佛是已成之佛。”   基于这四点,是佛陀奉劝众生不杀生的理由,毕竟,众生最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7521211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大善根之人可以往生净土,那么大恶之人是否可以求生净土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大善根之人与大恶之人,欲求得往生净土,必具足“一心不乱”的境界;若命终之际,大善根之人无法提起正念念佛,内心挂碍颠倒,恐怖现前,照常往生不成同样的理由,若大恶之人命终之际,内心不挂碍不颠倒,远离恐怖,正念提起,念佛达一心不乱,必得往生。   这不是鼓励大家一生拼命广造恶业,然后命终前,拼命念佛求生净土的意思,而是告诉我们,往生成与不成,在于一心不乱,以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0491218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菩萨行六度中,为什么称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,为何如此说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六度万行是菩萨修证佛道的阶梯,六度圆满,就是佛道之圆满。   六度就是布施(梵语dana)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(梵语dhyana)、智慧(般若)是也。为什么称前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呢?因为般若如大明灯,能普照黑暗天地,使天地光明,走路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或跌倒碰伤;同样的理由,在修证佛法的过程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无智慧牵引,往往会修错了,走入歧途,甚至盲修瞎炼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8401219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有人发心想学佛、修行,但习气重,不能持戒,怎么办?

    梵语vimoksa)的彼岸,持戒能由烦恼的此岸可到达清净的彼岸,持戒能由流转的此岸到达还灭的彼岸,持戒能由凡夫的此岸到达圣者的彼岸。   同样的理由,如果不能持戒,那将会继续不断的流转生死,感召无量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511112326.html